「失眠、心悸為什麼?」

平衡自律神經,中醫教你穴道養生。

自律神經系統包含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,在人體中猶如蹺蹺板調節著許多生理功能,如心跳、血壓、消化、呼吸、代謝,以及情緒的穩定等,使人體能夠在適當的時間有精神的活動或安靜的休息。但現代人不良的作息起居、飲食習慣,又要面對快速的生活步調與各種壓力,容易使得調節蹺蹺板失靈,發生大幅度的震盪或是卡在其中一邊無法調適回來。

自律神經失調可能造成廣泛性的不適感,症狀與嚴重程度則因人而異,失眠、心悸、焦慮、頭痛、眩暈、低血壓、盜汗、頻尿等,都可能因自律神經失調引起,而諸些不適又加重對生活作息和情緒的負面影響。所以維持自律神經的穩定對於身體健康至關重要。

中醫的觀點中,較相關的說法有「肝鬱氣滯」或「心氣不足」、「肝腎陰虛」等(詳細需依照症狀辨別),某些臟腑變得過強或過弱,導致蹺蹺板不平衡,就會產生上述種種不適。

當自我察覺有輕微的自律神經失調時,可以首先調整生活型態,維持正常作息,做到以下幾點:

1.    固定作息:下午4點之後不再飲用含咖啡因的飲品;12點以前準備睡覺,且需準備舒適的就寢環境(足夠遮光、安靜,溫度適宜,並遠離3C產品),使交感神經休息。

2.    適時放鬆:每日選定一段時間放下壓力,做能夠放鬆心情的休閒,例如散步、深呼吸、冥想、運動等,至少30分鐘。

3.    規律運動:適當運動能夠消耗讓人緊繃的腎上腺素,促進腦內啡和血清素分泌,讓人放鬆、愉悅。 

穴道按摩
除此之外也能按摩太衝穴、內關穴、神門穴,每次按10-20下,稍有痠脹感即可,反覆持續約2分鐘。可以達到養心安神、疏肝解鬱的功效,穩定神經、舒緩不適。

事實上,每個人都曾經歷過短暫的自律神經失調,例如大考前的焦慮感、比賽時無法克制的手抖、壓力大時的難以入眠,通常壓力源結束後便能回到平衡,是非常正常的現象。但若自律神經失調的症狀已經嚴重到無法自我緩解,對於日常生活與心理狀態造成負擔,則須盡早就醫治療,中醫有藥物、針灸、耳針等多樣化的治療方式,皆能幫助患者重新回到平衡的蹺蹺板上,遠離惱人病痛。




瀚威中醫 林采融醫師